学校主页 | 下载中心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学院新闻

资环学院成功举办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前沿学术报告会

2025年04月09日 10:19 郭向国 点击:[]


2025年4月9日下午,应内蒙古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郭向国副教授邀请,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二级研究员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河北地质大学学术副校长宋玉财莅临我校,在明德楼第三报告厅作题为《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的一些进展》的专题学术报告。学院院长李驰教授主持报告会,学院教师、研究生及本科生到场聆听,现场座无虚席,学术氛围浓厚。


聚焦前沿:重构铅锌矿床成矿理论

报告伊始,宋玉财研究员从全球铅锌资源分布切入,指出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贡献了全球65%的铅锌资源量,并以密西西比河谷型(MVT)、沉积喷流型(SEDEX)及非硫化物矿床三大类型为核心,系统阐述了其团队近年来在成矿理论领域的突破性成果:

1. SEDEX矿床成因革新:提出“沉积-交代二元机制”,颠覆传统海底喷流直接沉积模型,揭示后期热液对早期硫化物层的选择性改造是铅锌超常富集的关键。

2. MVT矿床构造背景新解:论证了褶冲系内MVT矿床形成于“同汇聚伸展环境”,强调构造应力场转换对成矿的控制作用,为造山带周缘找矿提供新方向。

3. 非硫化物矿床表生成因模型:以新疆火烧云超大型矿床为例,证实表生作用主导菱锌矿富集。

宋玉财研究员结合野外实例、显微图像与地球化学数据,生动解析了理论创新背后的科学逻辑,并强调多学科交叉(沉积学-构造地质学-表生地球化学)在破解复杂成矿系统中的核心作用。报告结束后,在场师生踊跃提问,针对提出的问题,宋玉财研究员做出了细致耐心的解答。



 

座谈深化:共谋学科发展与科研合作

学术报告后,宋玉财研究员与学院副院长密文天、地质学专业教师代表进行座谈,就地质学科建设、科研团队培养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议题交换意见。双方一致认为,内蒙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,是研究矿床成因的天然实验室,未来可依托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区域优势,深化在成矿动力学、深部资源预测等领域的合作。

宋玉财研究员的报告“既有理论高度,又具实践价值”,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国际前沿的学术视角,同时为内蒙古地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注入新思路。他呼吁学院师生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的衔接,助力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。



下一条: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‌党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

关闭





新城校区: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邮编:010051        准格尔校区: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 邮编:010321

综合办公室:0471-6576212;教务办公室:0471-3602768;学生工作办公室:0471-3600792; 学科办公室(研究生):0471-3820863